导报记者 于倩 通讯员 夏迪萍/文
前几天,杭州市富阳区某摩托车有限公司的老赵拿着一份法院判决书来到富阳区市场监管局城西所,这起拖了一年的消费纠纷就此画上句号。
2018年10月,市民小张在该公司订购了一辆摩托车,支付货款3.9万元。使用一段时间后,小张发现摩托车应当使用进口减震器,可实际使用的却是国产减震器。小张与老赵联系,但私下协商未有结果,他就将此事投诉到富阳区市场监管局城西所。
小张认为,商家将进口配置减为国产,存在消费欺诈,要求退一赔三,即退还3.9万元货款并赔偿11.7万元。老赵表示没有故意欺诈,当时小张要求不要拆包,直接拉箱装走,老赵因此并不清楚减震器为国产。老赵及时为消费者更换了配件,也愿意赠送保养与补偿1万元损失。
经城西所多次调解,老赵后将补偿金额提高到3万元,但小张仍坚持退一赔三。综合双方提交的证据及调查事实分析,城西所认定商家在向消费者出售摩托车时不存在欺诈行为,不予立案。由于双方各自坚持立场,赔偿数额相差较大,只能终止调解,建议双方通过诉讼解决。
事后,小张起诉至法院。2019年9月,该起买卖合同纠纷案在富阳区人民法院审理,以小张败诉告终。为何小张会败诉?法院认为,该案的争议焦点在于商家是否存在欺诈行为,以及消费者能否解除合同。
就商家是否存在欺诈,法院认为,从提车情况分析,消费者曾发微信给商家要求“到了不要拆,我箱包过来拉”,经核实商家确实只拿了车辆合格证等材料开具发票,并没有拆箱检查,故无法在交付时发现减震器的差异。此外,消费者发现减震器并非进口,告知商家后,商家也积极联系代理商处理,并未推诿。因此,消费者无充分证据证明商家明知真实情况而故意未告知,故商家主观上不存在欺诈的故意,消费者以此要求商家支付3倍惩罚性赔偿金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至于消费者能否解除合同的争议焦点,虽然商家不构成欺诈,但交付的摩托车确实使用的并非进口减震器,与双方约定不符,履行行为存在瑕疵。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本案中,双方未就何种情况可以退货进行约定,亦超出了7天无理由退货期,且厂家补发了进口减震器,消费者接受并更换使用,商家的瑕疵履行行为已得到补正,不符合上述法律关于退货的规定,亦不存在《合同法》法定解除合同的情形,故消费者主张解除合同及退款的诉讼请求,无法律依据,不予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网站地图 | 588彩票注册登入 | 幸运52平台登录登入 | 大富彩票注册登入 |
申博龙虎 | 宝马线娱乐现金网 | 菲律宾申博私网代理 | 申博sunbet备用网 |
万博娱乐游戏 | 足球博彩水位细分 | 澳门葡京集团线路测速 | 现金赌博游戏开户 |
彩票平台平台登录登入 | 环球彩票游戏登入 | 银溪彩票阿里巴巴登入 | 赢彩彩票登入 |
188彩票网游戏登入 | 777彩票网网址登入 | 幸运52网址登入 | 环球彩票官方网登入 |
XSB638.COM | 987cw.com | 711PT.COM | S618B.COM | 8KTS.COM |
982XTD.COM | 800xsb.com | 11sbsun.com | 66sbsun.com | 9999ib.com |
984SUN.COM | 811TGP.COM | 868XTD.COM | 818XTD.COM | DC593.COM |
987DC.COM | 729XTD.COM | S618K.COM | 99sbsg.com | XSB897.COM |
最新评论